2025 DSE 中文卷一 閱讀理解 試題下載 PDF試題下載 聲音解題 [embed]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246a8_NwOU[/embed] 1.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,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。(4分) i.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,是亦不可以已乎?《魚我所欲也》ii. 大王必欲急臣,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!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iiii. 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於草廬之中……《出師表》iv.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,遊於是乎始,故為之文以志。《始得西出宴遊記》 答案已︰停止急︰威迫卑︰低下志︰記錄 2. 以下句子之中,哪兩句中的「以」字用法相同?(2分) i. 不賂者以賂者喪。《六國論》ii. 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《岳陽樓記》iii. 以盛水漿,其堅不能自舉也。《逍遙遊》iv. 誠宜開張聖聽,以光先帝遺德……《出師表》 答案︰A. (1)、(2) 3. 以下句子摘錄自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,哪兩句中的「之」字用法相同?(2分) i. 父母之年,不可以不知。ii. 君子病無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。iii. 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小人反是。iv. 樊遲御,子告之曰︰「孟孫問孝於我,我對曰,無違。」 答案︰B. (1)、(3) 4. 試就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一文,回答以下問題。 i. 文中哪一則說君子律己以嚴,小人卻常苛責他人?試摘錄有關句子。(2分) 答案︰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諸人。 ii. 孔子說「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」,何者更為可貴。試加以說明。(3分) 答案︰[語譯]孔子的意思,是仁者在仁德中感到自在安樂,真正理解/體會/明白仁德的益處;而知者只是利用仁德,為其帶來好處。[比較]兩者相較,知者為利益出發,仁者由心而發,後者較為可貴。 5. 以下哪兩聯分別是《山居秋暝》及《登樓》的頸聯? i. 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。ii. 竹喧歸浣女,蓮動下漁舟。iii. 錦江春色來天地,王壘浮雲變古今。iv. 北極朝廷終不改,西山寇盜莫相侵。 答案︰D. (2)、(4) 6. 《山居秋暝》一詩,除了描寫山中景色,還寄寓作者高潔的品格。試就「明月松間照」一句說明。(3分) 答案︰此句營造出「清秀」的意境,「明月」在古典文學裏,一向都是完美崇高的象徵,「松樹」則是堅忍頑強,傲骨崢嶸的代表。詩人將主觀感情融入所見之物,兩者並寫,展露高潔的人格。 7. 《山居秋暝》一詩,作者在尾聯以甚麼手法抒述心志?(2分) 答案︰C. 用典 8. 《六國論》一文,作者藉六國破滅一事游說君主不要重蹈覆轍,有關的分析情理兼備。試就情與理各舉一例說明。(4分) 在理方面,作者引用六國賂秦而亡的史例,逐個剖析,說明不同國家怎樣因賄賂秦國,而使秦國坐大,亦說明了「不賂者」怎樣因以受牽連。在情方面,文章最後「苟以天下之大,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,是又在六國下矣!」,一個「矣」字表達出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切急迫之情。而前文「悲夫」及「哉」等字,亦流露了擔憂著緊之情。 歷年DSE中文試題下載 想更容易掌握中心思想?馬上報讀Canon Lessons Online︰ DSE 閱讀理解 常規課程 [embed]https://youtu.be/Ok36a_cYN38?si=dfvu8dmK4t3OpNze[/embed] 尋找網上一對一補習,聯絡 Whatsapp 5442 8109 除咗DSE課程,亦有初中及小學全科補習。 [whatsapp] (點擊進入Whatsapp Chatbox) 導師資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