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E 範文最難題目
今次會說DSE Past paper史上很難的五條長答題。難的定義是open book也可能拿不到滿分的題目,通常這些題目,都問得很不直接,要動用很多額外的文學觸覺才答到。而這些題目都是出現在二零二一年之後,其實是說明了隨著考試模式年年重覆,考試局是有意將範文難度提升,就如二零二五年(剛過去的DSE),就有兩條很難的選擇題。希望大家溫範文的時候不要掉以輕心。
念奴嬌.赤壁懷古(2021.Q7)
(i) 試根據《念奴嬌.赤壁懷古》抒發對人生的感慨。試就江水的意象說明。(3分)
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。
(ii) 作者在詞的末句籍「江月」抒發對人生的感悟。試就月亮的意象說明。(3分)
人間如夢,一尊還酹江月。
說到「江水」的意象,大家上堂都一定有讀。河流象徵著時間,象徵在歷史的洪流之中,很多人來了又去了,成功得失就如浪潮,湧上來,又會退去。但「江月」又有甚麼意象呢?月亮在這裏又象徵甚麼?
先看一下參考答案︰
「古往今來,萬物生滅,月亮形映照在江上,永恆不變。作者從中領悟到,宇宙的本質原是變化,且萬物本為一體,昔日的周瑜,今日的蘇軾,得意失意都是虛幻的,終隨流水消逝,只有自然生生不息,如月亮恆在。與宇宙相比,人在天地間實在是微不足道,不應執著於個體的成敗得失,故寄情江月以抒解感慨。」
希望大家記得,月亮在中國文學上是美好的事物,江水變化不定是漂泊,而月亮僅古不變就是穩定。在中國傳統思想上,不變當然比變好,「江月」在這裡是對比,無論河水如何奔流,月亮都永遠美好。而我也很相信,各位考試的時候就不可能全得三分,但至少月亮象徵著永恆這一點,你要能寫出來,「變化」這個字,你要寫得出來。
月下獨酌(2023.Q8)
8. 有論者認為《月下獨酌》一詩,作者的情感起伏不定,雖似排解了憂思,實未能排解。你同意嗎?試綜合說明。(4分)
要麼選排解了,要麼選未能排解。但其實他們寫的東西很相似,首先如果是未能排解,應該怎樣寫?
《月下獨酌》緊扣「獨」字,在良辰美景下,詩人卻無伴「獨酌」,「無相親」,流露了欲相親而無人的孤獨寂寞。「暫伴月將影」而「成三人」似已不獨,不過是以掩其哀。遙不可及的月,虛幻不實的影,令他意識到月「不解飲」,影「徒隨身」的無奈。醒時雖「同交歡」,醉後仍不免「各分散」。歡騰過後的清寂空虛,構成強烈反差,愈形失落和孤獨。最後以「永結無情遊,相期邈雲漢」作結,要忘卻世俗是非得失,在遙遠的雲漢重聚,看似超脫,仍醉後隨心,其實要借助於酒,終究擺脫不了知己難尋,有志難伸的現實,醒來仍是寂寞的處境,主觀想像愈熱鬧,就愈顯寂寞,不見得就可釋懷。
當然裡面有很多高級字眼︰寂寞、孤獨、無奈、清寂、空虛。大家不一定寫到,但結構其實都一樣,要你解詩,你要說每一句詩的意思,「暫滿月將影」是甚麼?「行樂須及春」是甚麼?只要解出來,然後隨意認同他「未能排解」,解釋原因。其實不用邏輯,只要做詞解就可。同時不停用類似的字眼,「寂寞」和「孤獨」,就自會有分數。四分未必全滿,但兩三分一定有。
如果要說「可以排解」,又怎樣寫呢?
面對繁花美景,獨酌無人相親,易生寂寞,但作者隨即舉杯邀月和影為伴。月即使不解飲,影只是隨我身,但面對良辰美景,故行樂須及春。「暫伴用將影」,為的是春天易逝,月不常明,「暫」字可見它不追求天長地,心態樂觀故能及時行樂,享受當下。「醒時同交歡,醉後各分散」,顯示他能不為感情所牽絆,享受當下即興的共同遊樂。「永結無情遊,相期邈雲漢」中的「無情」,是指自適而不為人情所繫,有忘卻人世得失的情懷。月、影無情,但以有情人之心與其交遊,展現物我齊一的情懷,讓不具情感的「物」和深富情感的「我」交流。李白固有感懷於際遇,但以奇特的想像力、超脫的胸襟、豪放的情懷應對,自能瀟灑自落。
同樣很多艱深用字,但做法相同,選一些詩句出來解釋。至於用字功能,就看各自修行。但最基本,解釋到詩句,大概不難。為甚麼我要討論這一條,主要是問不太直接,同學或許不懂應對。
岳陽樓記(2024.Q7)
《岳陽樓記》一文,若把「銜遠山,吞長江,浩浩湯湯,橫無際涯」一句中的「銜」字改為「接」字,表達效果會否更為理想?試略加說明。(3分)
坦白說,看到時都會疑惑,銜接銜接,通常都放在一起,其實分別不大。但原文是「銜」,當然比「接」,先看參考答案︰
「銜」有「用嘴含物」的意思,以擬人法把遠山和洞庭湖接連的景象寫得充滿動感,遠山奔赴而來止於洞庭湖,似被張口含下,景象恢宏。然而,「接」只是靜態交代了兩者的地理位置,遠山和洞庭湖連接一起,景象較為平淡,沒有「銜」字描寫的那麼生動傳神。
很多題目都可以兩邊同選,但這條如果選「接」,三分就不能全拿。同學未必寫得如參考答案原整,但至少要嘗試解釋特定字眼,再說一說修辭手法。這條最關鍵的,當然是要寫到「用嘴含物」四字,如果說得出「擬人法」,那會更好。如果有其他題目,問其他字眼,同學就要嘗試解釋字眼意思,再加寫作手法入去,怎都會有分數進帳。
山居秋暝(2025.Q6)
《山居秋暝》一詩,除了描寫山中景色,還寄寓作者高潔的品格。試就「明月松間照」一句說明。(3分)
又是意象類的題目,又問明月,明月在《赤壁懷古》象徵永恆,在「明月松間照」,又象徵着甚麼?
參考答案︰此句營造出「清秀」的意境,「明月」在古典文學裏,一向都是完美崇高的象徵,「松樹」則是堅忍頑強,傲骨崢嶸的代表。詩人將主觀感情融入所見之物,兩者並寫,展露高潔的人格。
老實說無甚麼邏輯。為何明月是清秀,為何明月是崇高?為何松樹是堅韌頑強?無解。同學只要記得,總之,明月就是美好事物的象徵,松樹就是堅韌頑強的象徵。就算不記得,但最少要寫「作者超脫隱逸」,交代作者本身基本性情。
六國論(2025.Q8)
《六國論》一文,作者藉六國破滅一事游說君主不要重蹈覆轍,有關的分析情理兼備。試就情與理各舉一例說明。(4分)
又是二零一五年,望到這些題目,我會講粗口。《六國論》通常是問怎樣說理得當,怎樣有氣勢,跟「情」有甚麼關係?
參考答案︰在理方面,作者引用六國賂秦而亡的史例,逐個剖析,說明不同國家怎樣因賄賂秦國,而使秦國坐大,亦說明了「不賂者」怎樣因以受牽連。
這應該不難,都是重新說一次文章內容和中心思想。至於「情」的部分卻較為麻煩︰
在情方面,文章最後「苟以天下之大,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,是又在六國下矣!」,一個「矣」字表達出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切急迫之情。而前文「悲夫」及「哉」等字,亦流露了擔憂著緊之情。
用字眼角度,甚麼字詞象徵着感情宣洩。除此以外,我已想不到其他。

溫書要多留神
最後,這麼多條題目看完,其實又不是這麼難。書當然要溫,只是不要只溫詞解讀或內容,而是要多認識一些文學象徵。相信類似問題,找學校老師討論一下,或是多看幾本坊間的範文天書,應該可以找到答案。
有問題歡迎找我討論。
Canon Lessons Online 提供一對一補習及網上課程,全面配合學生需要,立即點擊了解詳情!
一對一補習服務︰有別於傳統中介,本中心所安排的導師,皆經資深中文老師面試審核。導師教學經驗豐富,盡責熱心。
補底精讀班︰2026 DSE 專門課程,8堂升grade合格。
尋找一對一補習,聯絡 Whatsapp 5442 8109
除咗DSE課程,亦有初中及小學全科補習。
(點擊進入Whatsapp Chatbox)
免費學習資源︰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dsechine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