跌盪的插敘,起伏的結構

George,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畢業,先後任教於中學、大型及中小型補習社。語文科主任。文學獎得主。

DSE中文作文

一系列DSE中文作文的文章,從評分準則,講到昇華立意和文筆簡潔的方法,這篇文章,會介紹除了「內容」「表達」之外,第三個重要的得分項目——組織。組織者,文章邏輯是也。放在記敘抒情描寫文,就是敘事方法;放在議論說明文,就是論述結構。

記敘文

絕大多數的考生,寫記敘文的時候,只懂簡單的時間順序,將事情始末交代得鉅細無遺,這樣寫雖無過失,卻亦無可取。改卷的老師,也是一般中學老師,早看過這些文章幾十萬遍,絲毫不會驚艷。如果能在尋常的線性記敘中加點變化,倒敘插敘一下,那就算內容和文筆不變,成績也會比其他學生好。

我常常以日本運動漫畫經典《男兒當入樽》(Slam Dunk)做例子,其中有一集,說到主角隊伍「湘北」對着同區勁敵「陵南」,湘北僅領先兩分。最後關頭,陵南隊急攻猛轟,偏偏湘北主力「流川楓」因體力不支而要暫時退場,眼看優勢就要失守。此時皮球交到副隊長「木暮」手中,木暮趁對手不留神,投了一記三分球……畫面一轉,就跳入了副隊長的回憶,講述他與隊長「赤木」如何在初中相識,大家矢志要奪得全國冠軍,中途又遇到隊伍分裂,團員退出。一轉眼來到高中最後一年,夢想看來就要破滅。然而主角「櫻木花道」在陰差陽錯之下,竟加入了隊伍,他有着個人的運動天賦,成為了籃底新力軍。同期的還有最強新人流川楓,他可說是樣樣全力。之後不久,舊團員初中MVP「三井壽」又回歸了,還有電光石火的控球後衛「宮城良田」也傷瘉復出。一下子,球隊實力大增,竟然能與陵南打個不相伯仲,大有進軍全國大賽的能力。作為副隊長,不因自己實力而自卑,反而做好隊中黏合劑的角色,緩解球員之間的磨擦。這個時候,雖然只是後備上場,對手連正看都不看他。他卻把握機會,努力將球隊帶入全國大賽。

以上的一段回憶,就加插在木暮射籃之後,觀眾一路看,一路感受到這球的重量,愈看到後來,就愈希望木暮能投得進。

這段插敘,是極好的一段插敘。插敘的故事,與主線緊緊相連,然而又保有神祕和懸疑,觀眾未到最後一刻,都不知道球會不會進,木暮的心願能不能達成。(至於結果如何,鼓勵大家都去看。)

好像說遠了,但好像不是。同學想一下,如果以上一段敘事,只以平鋪直敘的順敘寫出來,木暮射球之後,一下子就知道結果,在球入網還不入還之後,才交代以前的故事。那往事還有份量嗎?

好的插敘就是如此,在平凡之間,改變一下說故事的順序,就能令故事變得吸引。

同學平時寫完正常不過的順敘文,就可嘗試一下調動不同部份的次序,看看能不能擦出一點火花吧。

議論文

寫議論文的考生本就不多,而又懂得使用不同論說結構的考生就更少了。換言之,如果同學能做到,那就算論說平平,內容不其深刻,也能高人一等。

最普通的論說結構,就是 立場 > 論點一、論點二、論點三 > 結論,同學可以在這個基礎之上,增加更多環節。例如第一段不說立場,卻先以故事或名言引入,帶出討論主題,第二段才開始論述。(如二零一五年的閱讀理解文章〈論趣〉) 又可以試試開段不說立場,而只拋下問題,而後面逐層拆解,到文章後半部分,才基於前述,慢慢申明立場,那文章就有起伏。在論點方面,除了正面論述,又可以加入反面論述,正 > 反 > 正 > 反,每段都看似推翻前一段,但又合理準確,就是所謂的「邊立邊破,邊破邊立」。像跟讀者做朋友,一起去拆解問題。

還是回應完主題之後,在後面引伸進一步的討論。例如〈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〉,假設我認同其看法,支持朋友對學習有所增益。那我在後半部分,亦可兼論一下結交讀書伙伴的方法和準則,除了要讀者認識學伴之外,也指導實際執行的方法。如此,文章就不會是簡單的 立場 > 論點,老師要比分,又有多一些基礎。

持續改善

想作文繼續進步?「DSE作文速成班」,萬萬不能錯過。

如果你正在尋找網上一對一補習,歡迎聯絡︰Whatsapp 53664292 。

除了DSE課程,Canon Lessons Online亦提供初中小學全科補習。

DSE中文作文

(點擊進入Whatsapp Chatbox)

課程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