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安的荔枝︰融入體制的悲哀? | SBA選書3 | DSE中文 | 馬伯庸

今天會談一談中國的小說。事緣有學生,學校指定要用這本書做SBA報告,那我「食君之祿,擔君之憂」,用了一些時間看完,順便和大家分享一下。這本書只有七萬字,故事好像玩RPG game一樣,很多發展都大約會猜到,跳讀之下,一段只看頭一兩句,或只看關鍵段落,大概兩三小時就讀完了。同學如果要做閱讀報告,希望你認真一些,的起心肝,好好看完。我知道這本書有再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,但我勸大家不要吃太多二手食物。

長安的荔枝

長安的荔枝︰故事大綱

簡單講一講故事,其實書名都講了大半。大家都知道唐朝有個楊貴妃,她很喜歡吃荔子,唐玄宗為了取悅她,就派人速遞新鮮荔枝到長安。這本書就是講一個官吏,如何完成這個任務。而有歷史事實要說明一下︰現實之中,楊貴妃吃的荔枝,是從四川運到長安。但是書本中,為要增加任務難度,就將產地改在嶺南(即是現在的廣東),拍成了一部Mission Impossible。

主要事件︰

  1. 主角被同事坑害,接下不可能的作務,要從嶺南運送新鮮荔枝
  2. 左右是個死,聽從朋友建議,前往嶺南視察
  3. 拜訪嶺南經略史,不得要領
  4. 與商人蘇諒交易,得園主阿僮幫助
  5. 反覆試錯,走入體制,成為體制,與體制一樣醜惡
  6. 與蘇諒鬧翻;砍掉阿僮半個荔枝園;恃勢凌人,漠視規則
  7. 功成之後,大罵楊國忠,被發配嶺南

讀後感

初看有點似《駱駝祥子》,小人物經歷起起跌跌,一一克服。之後覺得是《1984》,如何向體制低頭。《1984》是諷刺極權政府的故事,主角Winston做了很多違背「老大哥」的行為。在故事結尾,老大哥要他承認 2+2=5,然後就可以自由離開了。老大哥以Winston最害怕的老鼠來恫嚇,終於,受不住煎熬,意志堅強的主角,也無奈要開口,承認這荒謬的事實︰2+2=5。書中有一段,與之異曲同工,都是小人物被體制壓迫,最後加入體制。看到後來,才發現這是一本《讓子彈飛》,書中充滿了諷諭,真是有點驚訝何以能在中國出版。(當然《讓子彈飛》更高妙,本書偏向淺白。)

深刻選段

這一段的背景是,主角李善德和園主女兒阿僮說好,朝廷只要砍她果園十株荔枝,然而阿僮卻發現,朝廷官員在大砍特砍,幾乎要把整個果園都砍掉。

  趙欣寧「呃」了一聲,還沒回答。那邊阿僮已經發現了李善德的蹤影,大哭著跑了過來。李善德的印像裡,這個女孩永遠是一張開朗爽快的笑臉,這還是第一次見她面露絕望與惶恐,和自己女兒有一年看燈走失時的神情一樣。他不禁大為心疼。

  「城人,他們欺負我!他們要把我阿爸阿媽種的樹都砍掉!」阿僮帶著哭腔喊道,嗓子嘶啞。

  「放心吧,阿僮,我不會讓他們欺負你!」李善德重新把嚴厲的目光轉向趙欣寧:「快說!為何不按計劃截枝!誰讓你們多砍的?」

  他從來沒這麼憤怒過,感覺就像看到自己女兒被人欺負似的。可趙欣寧從懷裡取出一軸文書。李善德展開一看,整個人頓時呆住了。

  這是來自京城的文牒,來自於楊國忠本人。李善德正為雙層甕的事忙得暈頭轉向,這個指示便轉去趙欣寧手裡。文書內要求:六月初一運抵京城的荔枝數量,要追加到三十叢。

  怎麼會這樣?萬事即將具備,怎麼上頭又改需求?

  饒是李善德是個佛陀脾氣,也差點破口大罵出來。他楊國忠知不知道,需求數量一變,所有的驛乘編組都得調整,所有的交接人馬都得重配,工作量可不是一加一那麼簡單。

  趙欣寧也是一臉無奈。他拉住李善德衣袖,低聲道:「貴妃娘娘吃到了荔枝,那麼她的大姐韓國夫人要不要吃?三姐虢國夫人要不要吃?楊氏諸姐妹哪個都得照顧到,右相就只能來逼迫辦事之人,咱們那些倒霉蛋是不怕被得罪的。」

  「那砍三十叢就夠了,何必把整個園子都……」說到這裡,李善德自己先頓住了,趙欣寧苦笑著點了點頭。

  李善德是做過冰政的人,很了解這個體系的秉性。每到夏日,上頭說要一塊冰,中間為求安全,會按十塊調撥。下頭執行的人為了更安全,總得備出二十塊才放心。層層加碼,步步增量,至於是否會造成浪費,並沒人關心。

  所以右相要三十叢荔枝,到了都省就會增加到五十叢,轉到經略府,就會變成一百叢,辦事的人再打出些餘量,至少也會截下兩百叢。李善德無法苛責任何人,這與貪腐無關,也與地域無關,而是大唐長久以來的規則。

  阿僮看李善德待在馬上,久不出聲,急得直跺腳:「城人,城人,你快說句話呀!你不是有牌子嗎?快攔住他們呀!」

  李善德緩緩垂下頭,他發現自己的聲帶幾乎麻痺掉了,連帶著麻痺掉的,還有那顆衰老的心臟。

  是,右相的命令非常過分,張嘴就要加量,絲毫沒考慮到一線辦事之人的難處。但那是右相啊,一個小小的荔枝使根本無力抗衡。更何況,如果他現在下令停止砍伐,那些官吏會立刻罷手,停下所有的事。屆時連轉運隊伍都無法出發,一切都結束了。

  這麼複雜的事,他實在沒辦法跟阿僮解釋清楚。但少女仍在哀哀地哭號著,雙眼一直停在他身上。她打不過那群如狼似虎的城人,只有這一個城人可以相信,可以依靠。

  「阿僮啊,你等等。等我從京城回來,一定給你個交代……」李善德的口氣近乎懇求。

  「城人,你現在不管嗎?他們可是要砍阿爸阿媽的樹啊!」阿僮瞪大了眼睛,幾乎不敢相信。李善德還要開口說什麼,她卻嘶聲叫道:「你還說這裡從此是皇莊,沒人敢欺負我,難道是騙人的嗎?」

李善德心中苦笑。正因為是皇莊,所以內廷要什麼東西,就算把地皮刮開也得交出去。他翻身下馬,想要安慰她一下,她卻一臉警戒地躲開了。

  「你騙我!你騙我說給我帶長安的酒,你騙我說沒人會欺負我!你騙我說只砍十棵樹!」阿僮似乎要把整個肺部撕來,渾身的血都湧上面頰,可隨即又褪成蒼白顏色。

  「我以為你和他們不一樣……」

這一段寫得很好,將小人物與大體制對置,任小人物如何熱心,但面對龐大的國家機器,也實在無能為力。而讀者亦見證了李善德的墮落,由原本熱心的小官吏,到最後融入體制,成為壓迫的一方。

批評

1. 用現代概念去寫古代小說,有點格格不入︰

從京城到嶺南的漫長旅途中,李善德除了記錄沿途里程之外,一直在用算學思考一件事:「荔枝轉運的極限在哪裡?」

2. 轉折太突兀︰

主角在送抵荔枝後,大罵奸臣楊國忠。

「右相可知道。為了將這兩壇新鮮荔枝送到長安城,在從化要砍毀多少成樹?三十畝果園,兩年全毀。一棵荔枝樹要長二十年,只因為京城貴人們吃得一口鮮,便要受斧斤之斫。右相適才說,不勞一文而轉運饒足,下官以為大謬!天下錢糧皆有定數,不支於國庫,不取於內帑,那麼從何而來?只能從黃草驛館、從化甄園榨取,從沿途之於民,用之於上,又談何勞文徵。」

怕是作者要配合中國主旋律,不得不以正面寓意收結。但從故事的脈絡,小角是個小官吏,幾個月前還借貸置業,而且深知官場之弊,他大任已成,自有享之不盡的榮華,絕沒有可能在這關頭熱血上腦,說上這些感人肺腑,大快老百姓人心的高論。或許,這也算是作者對體制的一種妥協吧?不能將最真實的人物反應寫出來,可惜這一收結,與前文鋪陳的思想有點相背。

Canon Lessons Online 提供一對一補習及網上課程,全面配合學生需要,立即點擊了解詳情!

一對一補習服務︰有別於傳統中介,本中心所安排的導師,皆經資深中文老師面試審核。導師教學經驗豐富,盡責熱心。

補底精讀班︰2026 DSE 專門課程,8堂升grade合格。

DSE 閱讀理解 常規課程



尋找一對一補習,聯絡 Whatsapp 5442 8109

除咗DSE課程,亦有初中小學全科補習。

中文補習老師

(點擊進入Whatsapp Chatbox)

免費學習資源︰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dsechine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