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構手法
中文寫作中的結構手法是文章表達層次、邏輯清晰的關鍵。掌握各種手法,可以使文章更具條理性、說服力和吸引力。以下列出主要手法,並說明其特點與應用場景。

一、總分總結構
- 定義:先總結主題,接著分層展開細節,最後再次總結。
- 特點:條理分明,主題突出,適用於說明文和議論文。
- 應用:
- 例:介紹一種新技術,先概述其作用,再詳細說明應用範圍,最後總結其未來前景。
二、層遞結構
- 定義:內容逐層遞進,從淺到深或從小到大展開論述。
- 特點:遞進關係明顯,適合表達事物的發展或邏輯推理。
- 應用:
- 例:描寫一場比賽,先介紹參賽選手,再描述比賽過程,最後講述比賽結果。
三、對比結構
- 定義:將兩個事物、觀點或情景進行比較,以突出差異或優勢。
- 特點:通過對比強調主題,適合議論文和說明文。
- 應用:
- 例:探討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優劣,從教學方式、資源利用等方面進行對比。
四、並列結構
- 定義:將幾個同等重要的內容平行展開,互不包含或遞進。
- 特點:內容獨立,主題全面,適合條例性內容的表達。
- 應用:
- 例:描述一個城市的特色,從文化、經濟和自然景觀三個方面並列展開。
五、倒敘結構
- 定義:先敘述結局或事件的結果,然後回溯過程。
- 特點:製造懸念,吸引讀者,適合記敘文或故事性文章。
- 應用:
- 例:描寫一次驚險的旅行,先講述抵達目的地後的感受,再回溯旅途中的挑戰。
六、首尾呼應結構
- 定義:文章開頭和結尾呼應,形成完整的結構。
- 特點:結構緊湊,主題鮮明,適合多種文章類型。
- 應用:
- 例:以“勇氣”為主題的文章,開頭提出勇氣的重要性,結尾再次點題,強調勇氣的價值。
七、夾敘夾議結構
- 定義: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融入議論或評論。
- 特點:敘述生動,觀點清晰,適合議論性記敘文。
- 應用:
- 例:描述一次義工活動,敘述過程中穿插對公益的反思與價值探討。
八、環形結構
- 定義:文章的結尾回到開頭的場景或情境,構成環形結構。
- 特點:結構完整,富有藝術感,適合記敘文和散文。
- 應用:
- 例:以“家”為主題的文章,開頭講述離家遠行,結尾描寫回到家的溫暖。
九、遞減結構
- 定義:從重要或主要內容開始,逐步展開到次要內容。
- 特點:強調主旨,適合說明文和報告類文章。
- 應用:
- 例:介紹一項政策,先講其核心內容,再說明細節和配套措施。
十、補充結構
- 定義:先講述主要內容,然後補充說明或舉例。
- 特點:有助於豐富內容細節,適合記敘文和說明文。
- 應用:
- 例:描寫一次難忘的經歷,先講述事件經過,再補充當時的感受或細節。
十一、分隔結構
- 定義:將文章主題分成若干部分,分別進行討論,最後統一總結。
- 特點:主題清晰,層次分明,適合議論文和說明文。
- 應用:
- 例:探討環保問題,分別從個人、企業和政府的角度進行論述,最後總結應對之道。
十二、穿插結構
- 定義:在主線敘述中穿插次要情節或背景信息。
- 特點:內容豐富,情節生動,適合記敘文。
- 應用:
- 例:記敘一次家庭聚會,穿插對家庭成員往事的回憶。
十三、順敘結構
- 定義:按照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進行敘述。
- 特點:自然流暢,適合記敘文。
- 應用:
- 例:描述一場比賽的全過程,按照比賽開始、中場和結束的順序敘述。
掌握以上中文手法,可以讓文章在表達上更具條理性與吸引力,適合不同題材和目的的寫作需求。熟練運用這些手法,能夠有效提升文章的質量,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。
即時上課︰2025 DSE 中文科核心課程 (二) 修辭手法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