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文學創作中,它是著重於精確呈現事物的寫作手法。它以第三方的視角,忠實描繪場景或事件,讓讀者如臨現場,感受事物的真實樣貌。本文將介紹其特點、使用技巧,並引用範例幫助您掌握這一寫作方式。
什麼是「客觀描寫」?
旨在以中立的語氣,詳細記錄所見所聞,避免加入個人的情感或觀點。例如,描寫一片湖泊時,聚焦於湖泊的大小、形狀、顏色,而非內心感受。這種手法適合用於報導文學、紀實類作品,或需要傳遞準確資訊的文章。
應用例子
以下是一段描寫圖書館的文字:
「圖書館內部佈局呈現對稱結構。中央是一條寬敞的走道,兩側排列著整齊的書架,每個書架標有分類編碼。屋頂懸掛著三盞圓形吊燈,柔和的黃光均勻地照亮整個空間。牆壁刷成淡灰色,配以深色木質地板,營造出安靜沉穩的氛圍。」
這段文字僅描述圖書館的外觀及佈局,沒有加入個人情感,讓讀者直接理解空間的特徵。
為什麼選擇?
- 準確性:適合傳遞精確資訊,不易引起誤解。
- 增強真實感:讓讀者感覺置身於描述的場景中。
- 廣泛應用:適用於科學寫作、新聞報導及技術文檔等。
如何在文章中運用?
- 觀察細節:專注於觀察事物的外在特徵,如顏色、形狀、材質等。
- 排除情感:描述時避免使用帶有主觀色彩的形容詞或語氣。
- 條理分明:按一定順序(如由上到下、由內到外)組織描述,讓文字更易理解。
即時上課︰2025 DSE 中文科核心課程 (二) 修辭手法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