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寫作中,以具體的動作和變化來表現人物或場景的方法。它不僅能展現事物的動態過程,還能生動再現場景,讓讀者彷彿置身其中,感受到文字的活力與張力。不僅常見於人物的行動表現,也可以用於自然景觀的變化和事件的發展。
動態描寫特點
- 動詞為主,刻畫動作細節
以動詞為核心,通過描寫動作的過程、力度、節奏等,展現動態的連續性和真實感。- 例子:他快速地躍起,腳尖點地,再猛地翻身,一記乾淨利落的後空翻完成得如行雲流水。
(這句描寫運用了動詞「躍起」「點地」「翻身」,展現了整個動作的連貫性。)
- 例子:他快速地躍起,腳尖點地,再猛地翻身,一記乾淨利落的後空翻完成得如行雲流水。
- 時間推進,展現過程
往往隨著時間推進,細膩地刻畫動作的每個階段,讓讀者感受到動態的連續發展。- 例子:風從遠處捲起,吹得樹梢沙沙作響,落葉隨風旋轉,然後輕輕地飄落在地。
(這裡的描寫抓住了風與樹木互動的過程,讓整個場景充滿動感。)
- 例子:風從遠處捲起,吹得樹梢沙沙作響,落葉隨風旋轉,然後輕輕地飄落在地。
- 觸發情感,引發共鳴
能夠將動作與情感結合,讓讀者感受到角色的內心世界或場景的氛圍。- 例子:孩子一邊跑,一邊回頭看母親,眼中帶著笑意,步伐輕快,陽光映在他紅撲撲的臉上。
(通過描寫孩子的動作和表情,讓讀者感受到他天真快樂的情感。)
- 例子:孩子一邊跑,一邊回頭看母親,眼中帶著笑意,步伐輕快,陽光映在他紅撲撲的臉上。
應用場景
- 人物動作描寫
可以清晰展現人物的行動,幫助塑造角色性格。- 例子:他握緊拳頭,猛地砸向桌面,眼神中透出憤怒,嘴角還在微微顫抖。
- 自然景物描寫
能讓自然景觀充滿活力,增加畫面感和感染力。- 例子:大雨傾盆而下,雨點砸在窗戶上發出噼啪聲,屋外的小河水位不斷上漲,激起陣陣浪花。
- 事件過程描寫
能展現事件的推進過程,營造緊張或激烈的氛圍。- 例子:比賽開始,運動員像離弦的箭般沖向終點,腿部肌肉緊繃,汗水順著臉頰滑落。
技巧
- 選擇恰當的動詞
動詞是描寫的核心,應該選擇準確且具有表現力的詞語,避免平淡無力的詞彙。- 例子:「走」可以替換為「蹦」「跑」「踱步」「疾馳」等更具畫面感的動詞。
- 突出動作的連貫性
描寫動作時,要注意分解動作的過程,讓讀者感受到連續性和節奏感。- 例子:他先是雙膝一曲,接著身體猛然向上一躍,最後穩穩地落在地面。
- 結合環境或情感
應與環境或角色的情感相結合,這樣才能讓動作更有意義。- 例子:女孩跑向母親,淚水在眼眶中打轉,帶著哭腔喊道:「媽媽!」
範例
- 人物動作描寫
- 他低下頭,迅速地翻開書頁,眼睛緊盯著一行行文字,手中的筆不時快速記錄,沙沙的聲音響在寂靜的教室裡。
- 景物動靜描寫
- 山間的溪水潺潺流過,時而撞擊岩石,激起一串水花,時而緩緩滑過平坦的石面,發出輕輕的嘩啦聲。
- 緊張事件描寫
- 警鈴響起,他猛地起身,三步並作兩步沖向門口,手忙腳亂地拿起手機,一邊接聽,一邊飛快地穿上外套。
開放教室

作用
- 增強畫面感:讓場景更加生動具體,讀者仿佛親眼目睹事件的發生。
- 渲染氣氛:配合情境,強化文章的情感氛圍或故事的緊張感。
- 豐富人物形象:通過動作刻畫人物性格,使角色更加鮮明生動。
練習
試題
- 描寫一場足球比賽中,球員射門的動作。
- 描寫風雨交加時,大樹在暴風中的表現。
- 描寫一位學生參加朗誦比賽前的緊張和表現。
一門讓文字「動」起來的技術,只要善加運用,就能讓文章更加生動有趣,吸引讀者的目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