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DSE中文卷一 試題下載
聲音解題﹐深入導讀
跑道
看準了一個起點,我便兩袖由着清風跑將起來,儘管沒有鳴槍的口令以及起跑前的張力,我仍舊感覺到像兔子躍出欄,奔向覆滿視野的綠意時的那種快感,而且一種動感的頻率把我推向速度的行進。先是腳掌隔着運動鞋底接觸泥土的質感,隨後兩手握着拳頭似鐘擺交替晃動,而當髮際吹到到風的鼻息,便統成一股喧長的受理,彷如一切的牽掛、思慮都「拋在腦後」。我觀察到自己正帶動空氣,輕風恣意地從衣襟、袖口鑽入,搔揉肌膚,遂為自己的奔馳而起了莫名的感動。
每一回起跑時幾乎都被細胞間滿溢的解放渴望,衝動得急欲凌馳而去,然而同時又有一種理智的力量斂制凌亂的步伐。我一步一步落實地沿着內側跑道悠然運轉,讓呼吸、脈搏得以和腳步調和成一氣規則的節奏,彷佛經由呼息的銅管樂器與脈搏的弦樂器,搭配上足部運作的打擊樂器,交響為一曲不疾不徐的音韻。
我喜歡在夕日尚未謝幕前出發去慢跑,從不釘死在日程表上的一種享受。只要沒課,只要還有勁,我常欣欣然從瑣瑣雜物中抽拔出來,換上一身輕便的裝束,讓運動鞋維持自己原來的高度,從宿舍先漫步到運動場。那幾乎是一天中極為難得的一次,肩上不必背着筆記簿,手中不必抱着精裝書本,出門前不必急着找公車票,擦皮鞋,我僅僅是要去散步,去叩訪暮色中紅得透迷一片片的欖仁樹。一走出寝室就感到自己飄灑,像小學生一樣兩手輕快地「走向前走」。一潮一潮的「饑火燎原」漫滲於椰林大道,迅速推的方向成相反,盡情享用沒有汽車競走的人行道。
轉過圖書館旁的腳踏車陣,沿路流覽着海報縱隊,籃球場上張牙舞爪,南拳北腿,紅土場中網球快躍川流不息,那等激越感染了我。再過去四百公尺的楓園周一包沉穩的黑褐,委婉地鋪設眼前。在一番熱身的柔軟運動後,我便加入跑道中奔馳的腳步。開始的幾次總要為自己的速度羞赧,眼看着後面的人一個一個起上、超越,不免興奮地放馬一搏的激動,可是一時逞強的結果,固然可在第一圈得意於凌越他人的快感,卻又在隨後敗下陣來,似乎太早透支的光彩,只換來以後的精疲力竭、步履蹣跚,而那些趕我一時甚過的人正自如地把持前進速度!於是漸漸地我衡量自己的體力,斟酌出要跑的圈數,任憑旁人馳馳如電,或慢行歇步,我依然安於自己的速度,而擺卻了競奔的意念後,平和的心境使我更能專注於踐穩自己的腳步,甚至有餘興驚賞周遭的景致。每一次黃昏我都能期盼到不同韻致的暮色,倒沒有那一天的雲「抄襲昨天的雲」呢!
運動場邊的一列木麻黃以細細的針狀葉交織成一牆過濾網,把塵囂市鬧濾在外面,稀薄的天色襯在它們纖纖的身段後,像築了一張沉藍的紗網,我想高處樹梢必定有風,遠遠依稀可看出枝柯在搖動微雲,好像撥弄着晚霞的聚合,又好如幕者一景一景更換着天幕。若是兩時後草坪滌滿棚棚的綠色,盡發摧展入這是健美的春天——連跑道外圍錯落的白色鐵架都閃着精緻的水珠,極目所及兔如從水墨畫中攝取下來的一片乾淨。
碰上星期天,整座「臺大公園」出落得更為繁榮,一枚枚綠意爬得到處都是,其間穿梭着牙牙學語的幼兒,喧鬧嬉戲的孩童,有些家族組隊打棒球,比賽燕然……三月時幾乎碩大的遊客為有不時背着照相機的,杜鵑花似乎從來不厭倦揮發爭妍,我想很少人能行於其中而不覺察到一絲絲安和幸福。
總是有些人已經先運行於跑道:有些看起來像上班族下班後來此活動筋骨一番,他們共同的特徵多半是一件汗衫緊貼着圓凸的肚皮,一條看來縫織不住的短褲下移動着一雙蒼白難得一見天日的腿;也有運動衫上繡着聽來不知的「臺大田徑隊」大字樣的校隊選手,在一旁熱身起跑,接棒、衝刺;有些爸爸媽媽帶着他們的小朋友有一段沒一段地追逐,我常覺得他們就像從球鞋廣告剪出來的景象;幾個男孩子在一起較力,多半跑得灰頭土臉,黑摸摸的泥巴搞得鞋襪,乃至於小腿都是……
不曉得是不是從小體育差勁的緣故,從中學的一百公尺到大學的四百公尺,聽到考試便是兩腿麻軟,欲振乏力,再怎麼使勁,即使是遇上順風,也始終在及格邊緣打轉。因此一直很習於做一名旁觀者。要是置身在跑道中我也不認為自己是別人的對手,於是很奇妙地,我從一種競爭中抽離出來。有時候內圈跑道太擠,或是上體育課的班級如非洲斑馬奔過草原,我便自動地退到外圈的跑道,何必單走太多腳步踐踏的那一條呢?雖然距離較短,地勢也較平坦,可是大多人的結果反而常常害怕被絆倒;其實外圈也很不錯,那又是另外一種怡然自得,我知道我並未退出運動場,我仍保持一定的速度。
第二、三圈後,汗珠陸續在脖下、頰部、鼻頭……冒出,我意識到毛孔漸漸舒放,做一次次深呼吸,似乎紅血球、白血球都換上了休閒服,運動鞋自由自在地健行,脈搏正精確地跳動韻律舞,我的心臟也打着爵士鼓呢!一時,平日的俗世牽累都藉此釋放出來,遍體通暢不覺使人心底叫好!偶爾旁側旋過一個身影,丟下一句「加油」和陌生的背影,我跑得更加帶勁了,原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呀!
一次跑步時幾個看起來頗為氣盛的男孩子從身邊呼嘯而過,彷彿在誇耀他們的速度,我已學會不為所動,依舊舉着我慣有的步伐,慢哉慢哉吧!而兩、三圈後他們止步了,我還持續地跑上好幾圈,遠遠地聽到他們在一旁讚道:「好耐力!」其實每個人打算奔走的里程並不一致,各自的方向又未必相同,其中的勝負快慢豈是定於一時?
心中充溢着對人事的不滿,對現世的埋怨時,我會從一圈圈的跑道中繾出屬於我的寧靜,知道當風梳理我的髮絲,它同時也必梳理我紛亂的思緒。有時對自己近來的待人行事做一番深省,有時籌劃下一次的社團活動,有時像逐章琢般鍛鍊文思……就是什麼也不想亦是好的,數着腳步的節拍,浸潤於腳底踏地那一剎間的穩實感。
在能力許可的範圍內通常我會規定自己要達成的目標。頭一圈往往最為興致勃勃,到了第二、三圈無疑最為難捱,總覺得要完成的圈數遙遙不可及,這時除了不斷給自己打氣外,就得轉移注意力,不要在意最後的目標,以免造成心理的負擔。度過這段過渡時期,越接近終點就越不想退出跑道,雖累卻更增添了幾分堅持。而最後一圈更是最大的考驗,衝刺時固然要全力以赴,但卻不能自亂陣腳,常常看到運動選手最易在接近終點之際跌了個跟頭,空負來時路的苦心經營;亦不可志得意滿,高興得過早,未到達終點線之前,結果還未揭曉呢!
在草地上我是很瘋狂的,有時驀仰身子從兩腿之間看倒立的世界,有時索性躺在草地上,眼前只有一片純淨的天空。我也愛坐在看臺上看別人跑,觀賞他人如何擺動雙臂,如何維持沉着的姿勢。不過別人不見得就是好的、就是對的,看多了再加上自己確實下到場中才逐漸知道判斷。
這就是跑道:繁榮中有一種孤獨。**場外多的是旁觀的人,卻又都是插不上手的,他們頂多跌倒時好心扶你一把,卻不能替代你跑這一遭。我只能自己做自己的裁判,自己為自己計時。但彷彿又不盡然如此,每次赴跑的路上總會遇到一些相識,大家雖是各跑各的,卻又默默地記掛彼此。
真能跑出海闊天空來的,我才知道原來跑道並不限於那擁擠的一條,也沒有人規定你非得在畫好的線上循規蹈矩地跑(當然比賽是例外)。放假時回家在附近找個公園,就着空地我也就跑了起來,甚至自己界定兩個目標就可上路呢!
其實沒有人會跟我搶跑道,沒有人能真正打敗我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起跑時間,有些人先跑,有些人則先退出跑道,我慢慢活動出一股「旁若無人」的自在——原來要超越的只是昨天的自己!我也不再計較一些輸贏,因為永遠會有一個更遠、更具挑戰的終點線等我,只要我仍一直、一直在跑……
賞析
文章以「跑步」為主題,結合敘事與抒情,從自身的跑步經歷延伸至人生的體悟,文字流暢,意境深遠。以下是對文章的賞析:
1. 內容層面:從跑步到人生的哲理
文章表面上是在描寫作者的跑步經歷,實則蘊含深刻的人生啟示。作者從一開始的旁觀者,到逐漸投入跑步,體會其中的樂趣與挑戰,再到最終領悟到「跑道」其實不限於操場,而是無處不在,這種層層遞進的描寫,使得文章具有較強的結構感與感染力。
核心哲理:
-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與步伐
文章提到「有些人先跑,有些人則先退出跑道」,暗示人生的旅程並非一場與他人的競爭,而是與自己較量。這種觀點反映了一種成熟的人生態度,即關注自身成長,而非與他人攀比。 - 挑戰的對象是昨天的自己
作者在最後點出「原來要超越的只是昨天的自己」,這種觀點充滿積極意義,強調了持續進步、自我挑戰的重要性,而非被社會競爭或他人標準所束縛。 - 終點線永遠在更遠的地方
作者並不以跑步的終點作為真正的終點,而是認為「永遠會有更遠、更具挑戰的終點線等我」,這種心態體現了一種不斷向前、不懈追求的精神,與人生的奮鬥歷程相互呼應。
2. 表達技巧:語言優美,富有畫面感
- 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
- 比喻:「紅血球、白血球都換上了休閒服」,用生動的比喻形象地表現身體適應運動後的舒暢感。
- 擬人:「汗珠陸續在脖下、頰部、鼻頭……冒出」,使得運動過程更加生動具象。
- 排比:「自己做自己的裁判,自己為自己計時」,強調個體的自主性與獨立思考的重要性。
- 善用細膩描寫,讓讀者身臨其境
文章細膩地描寫了跑步時的身體感受,如「脈搏正精確地跳動韻律舞」,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跑步時的節奏感與律動感。此外,文章還描述了跑道上各式各樣的人,如上班族、運動選手、小孩等,增添了畫面感與現實感。 - 層次分明,逐步深化主題
文章從觀察他人跑步,到自身參與,再到內心的變化,最後提升至人生哲理,層層遞進,使得主題更加鮮明。這種結構安排使得文章不僅有故事性,還帶有一定的啟發性。
3. 結構與層次:由表及裡,層層遞進
- 開頭: 觀察跑道上的人,描述不同類型的跑者,帶出「跑步」這個主題。
- 中間: 自己的跑步體驗,從旁觀到參與,再到適應與沉浸,表現心境的轉變。
- 結尾: 由具體跑道拓展至人生道路,得出「要超越的只是昨天的自己」的哲理,深化主題並升華文章意境。
4. 總結:哲思與感性並存,發人深省
這篇文章成功地將「跑步」與「人生」聯繫起來,不僅描寫了運動的過程,還蘊含了對生命的體悟。文章語言優美,層次分明,既有畫面感,又帶有哲理性,使得讀者在閱讀的同時,也能從中獲得啟發。無論是對運動的描寫,還是對人生態度的思考,都展現了一種積極進取、不斷挑戰自我的精神,令人回味無窮。
想更容易掌握中心思想?馬上報讀Canon Lessons Online︰
如果你正在尋找網上一對一補習,可以聯絡我們︰Whatsapp 53664292 。
除了DSE課程,我們亦提供初中及小學全科補習。

(點擊進入Whatsapp Chatbox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