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觀描寫

主觀描寫

在文學創作中,這是一種極具感染力的寫作手法,能讓讀者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與觀點。透過主觀的視角,作者可以將個人的情緒、印象與內心感受融入描寫中,讓文章更具個人特色和吸引力。本文將介紹這種手法的核心特徵,並引用知名作家的例子,幫助大家掌握這技巧。

什麼是「主觀描寫」?

不同於客觀描寫,它不只是冷靜地陳述事實,而是以作者的感知為基礎,注入主觀的情感和個人解讀。例如,描述一片森林時,客觀描寫可能聚焦於樹木的高度或葉子的顏色,而作者則會加入作者的情緒,如「這片森林像一個守護者,用它深邃的綠色擁抱著迷惘的旅人」。

特點

  1. 情感強烈:帶有濃厚的個人情緒,如喜悅、悲傷、憤怒、興奮等。
  2. 語言生動:經常使用比喻、擬人、誇張等修辭手法,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動。
  3. 視角獨特:不追求完全客觀,而是通過作者的眼光和感受來呈現事物。
  4. 主觀評價:描述中可能帶有作者對事物的價值判斷。

作家的實例:村上春樹的「挪威的森林」

村上春樹在《挪威的森林》中,常運用來呈現角色內心的複雜情感。例如,他描寫主人公在一片荒涼的田野上行走時,沒有僅僅描述景色的荒涼,而是將這種景象與孤獨感相連結:「田野的寂靜彷彿吞噬了一切,孤獨像寒冷的風一樣,緊緊地裹住了我。」

透過這段敘述,讀者不僅看到了田野,更感受到了主人公內心的孤獨,景物與情感融為一體,令人印象深刻。

電影實例︰1917

開放教室

YouTube Icon 技巧中文 YouTube Channel

為什麼選擇這樣寫?

  1. 增強情感共鳴:幫助讀者進一步理解作者或角色的情感,產生共鳴。
  2. 提升文章深度:透過加入個人感受,文章變得更具層次感。
  3. 塑造獨特風格:每位作者的情感和視角都是獨特的,如此能讓文章更具個人特色。

如何在文章中運用?

  1. 觀察並感受:寫作前,先深入觀察周遭環境,並記錄自己的感受。
  2. 結合情感與景物:描述場景時,試著加入你的情緒或個人聯想。
  3. 使用生動的比喻:利用比喻或象徵來傳達內心感受,讓文字更具畫面感。

它是一種能讓文字鮮活起來的寫作技巧。透過這種手法,作者可以將情感與故事情節緊密結合,吸引讀者深入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