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念奴嬌.赤壁懷古》蘇軾

念奴嬌.赤壁懷古

《念奴嬌.赤壁懷古》蘇軾

大江東去,浪淘盡、千古風流人物。故壘1西邊,人道是、三國周郎2赤壁。亂石穿空,驚濤拍岸,捲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傑! 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3初嫁了,雄姿英發。羽扇綸巾4,談笑間、檣櫓5灰飛煙滅。故國6神遊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髮7。人間如夢,一尊8還酹9江月。

作者簡介

          蘇軾(公元 1036 – 1101),字子瞻,一字和仲,號東坡居士。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)人。北宋大文學家,其詩詞文俱有成就,亦擅書畫,影響深遠。詩與黃庭堅齊名,並稱蘇黃;詞與辛棄疾,並稱蘇辛,文章更與父弟同列「唐宋八大家」。嘉佑二年(公元 1057)與弟蘇轍同舉進士。後因反對王安石變法,外放任杭州通判,後知轉任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知州。元豐三年(公元 1080),因「烏臺詩案」,被貶黃州,為團練副使。元祐年間,詔返朝廷任中書舍人、翰林學士、禮部尚書等。紹聖元年(公元 1094),遠貶惠州,其後再貶儋州(今海南島)。最後遇赦北還,不久病死常州,終年六十四歲。諡文忠。

背景資料

          建安十三年(公元 208),吳蜀聯軍以五萬兵力打敗曹操二十萬大軍於赤壁。宋神宗元豐五年(公元 1082)八月,蘇軾遊黃州赤壁磯,即地感懷,作此詞。同年,亦作《前赤壁賦》。按:赤壁,在湖北嘉魚縣,吳蜀聯軍曾於此大破曹操大軍。而蘇軾詞所指赤壁,乃指黃州赤壁磯(一名赤鼻磯),非當年赤壁大戰之地。

注釋

1. 故壘:舊的營壘。一說指女王城。

2. 周郎:即周瑜,字公瑾,三國吳國大軍的大都督。

3. 小喬:喬玄的小女,嫁於周瑜。《三國志.吳書.周瑜傳》:「時橋公兩女,皆國色也。策自納大橋,瑜納小橋。」

4. 羽扇綸巾:羽扇,用白羽毛製成的扇;綸巾,用絲帶製成的頭巾。綸:○粵 [關],[gwaan1];○漢 [guɑ̄n]。

5. 檣櫓:檣,船的桅杆;櫓,船槳。此處借為戰船。檣櫓: ○粵 [場老],[coeng4lou5];○漢 [qiɑ́nglǔ]。

6. 故國:代指赤壁故地。

7. 華髮:半白的頭髮。華通「花」。

8. 尊:通「樽」,借作酒。

9. 酹:以酒灑地而祭。○粵 [賴],[laai6];○漢 [lèi]。

賞析重點

蘇軾的〈念奴嬌.赤壁懷古〉是宋代豪放詞的代表作。這首詞以赤壁之戰為背景,通過描寫壯麗的江山與歷史的風雲人物,抒發了對歷史的感慨與對人生的思考。全詞氣勢恢宏,意境深遠,既展現了蘇軾的文學才華,也體現了他豁達灑脫的人生態度。


詞句解析

  1. 「大江東去,浪淘盡、千古風流人物。」
    • 開篇氣勢磅礴,以大江東去的景象象徵歷史的流逝,並以「浪淘盡」比喻歷史的篩選,暗示千古風流人物都已隨時間消逝。
  2. 「故壘西邊,人道是、三國周郎赤壁。」
    • 詞人點明地點,提到赤壁之戰與周瑜(周郎),為後文的懷古奠定基礎。
  3. 「亂石穿空,驚濤拍岸,捲起千堆雪。」
    • 這三句描寫赤壁的壯麗景色,以「亂石穿空」和「驚濤拍岸」展現自然的雄偉力量,並以「千堆雪」比喻浪花的壯觀。
  4. 「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傑!」
    • 詞人感嘆江山的美麗與歷史的輝煌,並以「一時多少豪傑」引出對歷史人物的懷念。
  5. 「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。」
    • 詞人回憶周瑜(公瑾)年輕時的英姿,並提到他與小喬的婚姻,展現了周瑜的風流與才華。
  6. 「羽扇綸巾,談笑間、檣櫓灰飛煙滅。」
    • 這三句描寫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的從容與智慧,以「檣櫓灰飛煙滅」形象地表現了戰爭的勝利。
  7. 「故國神遊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髮。」
    • 詞人從歷史回到現實,感嘆自己年華老去,並以「多情應笑我」表達了對人生的自嘲與感慨。
  8. 「人間如夢,一尊還酹江月。」
    • 結尾以「人間如夢」總結對人生的感悟,並以「酹江月」表達對歷史與自然的敬畏。

寫作特點

  1. 氣勢恢宏,意境深遠
    蘇軾以豪放的筆觸描寫赤壁的壯麗景色與歷史的風雲人物,營造出一種氣勢恢宏、意境深遠的藝術效果。
  2. 情景交融,懷古抒情
    詞中既有對赤壁景色的描寫,也有對歷史人物的懷念,情景交融,抒發了詞人對歷史的感慨與對人生的思考。
  3. 語言生動,比喻形象
    蘇軾的語言風格生動形象,例如「浪淘盡」「千堆雪」「檣櫓灰飛煙滅」等比喻,既增強了詞的表現力,也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。
  4. 結構嚴謹,層次分明
    全詞從寫景到懷古,再到抒情,結構嚴謹,層次分明,過渡自然。

思想內涵

  1. 對歷史的懷念與感慨
    蘇軾通過描寫赤壁之戰與周瑜的風采,表達了對歷史的懷念與對英雄人物的敬仰。
  2. 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
    詞中流露出蘇軾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。他感嘆「人間如夢」,並以「早生華髮」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。
  3. 豁達灑脫的人生態度
    儘管詞中充滿了對歷史與人生的感慨,但蘇軾並未陷入悲觀,而是以「一尊還酹江月」表達了豁達灑脫的人生態度。

〈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〉是一首氣勢恢宏、意境深遠的豪放詞。蘇軾通過描寫赤壁的壯麗景色與歷史的風雲人物,抒發了對歷史的懷念與對人生的思考。全詞語言生動,結構嚴謹,既展現了蘇軾的文學才華,也體現了他豁達灑脫的人生態度。這首詞不僅是宋代豪放詞的代表作,也為後世提供了對歷史與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
DSE試題

問:此詞所寫的赤壁之景是怎樣的?(3分)又營造了怎樣的氣氛呢?(1分)

案:

(i) 赤壁之景:
詞中描寫了壯麗的赤壁風光,包括「大江東去」的滔滔江水,巍峨的「亂石穿空」,以及激流澎湃的「驚濤拍岸」,展現了赤壁壯觀而宏偉的景象,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渾之美。

(ii) 氣氛:
通過對赤壁壯麗景色的描寫,營造了一種蒼茫雄渾、氣勢磅礴的氣氛,同時也讓人感懷歷史的滄桑與英雄人物的壯志豪情。

Canon Music and Arts Online

學習更多︰全方位中文課程